新华网沈阳7月12日电(唐晓瑭)济济多士,乃成大业。近年来,中德(沈阳)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(以下简称“中德园”)通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育制度,全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、东北地区高水平人才(海外人才)聚集区和创新高地,积极探索“市场化选聘、专业化引进、双元制培育”人才引育工作和国际化人才发展生态圈建设的“3+1”人才引进培育制度,厚植人才“沃土”,助推打造中欧合作新标杆。
大阳城游戏官方网站(中国)有限公司华晨宝马全新职业教育项目班学生聆听老师讲解。照片由受访者提供
“多亏了华晨宝马全新职业教育项目,让我实现了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。”2020年,李林航和70余名同学经过初选,进入了华晨宝马全新职业教育项目班学习,经过了一年级在校学习理论,二年级在学校与宝马培训中心进行双向交替培养,三年级进厂顶岗实习。前不久,李林航通过考核,7月毕业后便可入职华晨宝马成为技术工人。对于即将开启的职业生涯,李林航充满了期待。
大阳城游戏官方网站(中国)有限公司华晨宝马全新职业教育项目班学生开展课堂实践。照片由受访者提供
2013年,华晨宝马启动中德校企合作全新职业项目,将德国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理念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,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,为学员提供更加充足的实践操作以及在岗实习机会。
目前,华晨宝马与大阳城游戏官方网站(中国)有限公司、沈阳装备制造工程学校共同开启华晨宝马全新职业教育项目。每年,华晨宝马会分别在两所学校中各筛选出部分学生作为培养目标,通过采用“职业院校+培训中心+在岗实训”的“1+1+1”职业教育模式,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岗位情况。毕业后,通过考核即可入职华晨宝马,实现毕业与就业的“无缝对接”。
据华晨宝马全新职业教育项目经理陈林平介绍,目前该项目已为华晨宝马输送了5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。
培育本土人才,激发“原动力”。中德园在东北地区率先构建“双元”产业人才培育模式,实现人才链、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,为东北产业人才培育提供引领性价值。中德学院、中德应用技术学院、宝马实训中心每年培养、培训在校生、实习生1万余人次。中德园与德国GIZ、卡斯鲁厄理工学院等开展教育合作,组建中德产教合作联盟,搭建“政产学研用”五位一体共建共享平台,成员单位增至98家。中德应用技术学院(跨企业实训中心)被列入教育部、辽宁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重点任务清单。
中德(沈阳)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一角。照片由受访者提供
创新招引人才,凝聚“智囊团”。中德园在辽宁省率先深入实践园区社会化选聘人才管理模式,建立管委会市场化选才用人制度。管委会层面,打破身份界限,面向全球广纳贤才,平均年龄由改革前的48.5岁降至37.8岁,全日制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生占比提升8%。同时,建立现代企业制度,以市场化为导向,引进专业人才,中德园从全球招引20名企业中、高管入区发展,选聘吸引高端人才和优秀毕业生68人,“双一流”院校毕业生占比达78%,管理层硕士以上学历超过50%。2022年,“中德开”主营业务收入年增速超29%;“中德发”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40个;“中德控”为重点工程项目发展融资30亿元。
中德(沈阳)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一角。照片由受访者提供
建立长效机制,优化“生态圈”。中德园在全国率先探索中德国际人才合作常态长效机制,通过中德(沈阳)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、德国海德堡等4个海外离岸中心,中德园柔性引进人才、资本和项目,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发展生态圈。目前,已成功举办3届中德(沈阳)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峰会等系列活动,制度性举办“德国铁西日”“德企沈阳行”等经贸交流活动达130多场,与300多家德国及欧洲机构、协会、企业建立良好联系。截至目前,园区集聚华晨宝马研发中心、德国FEV、GIZ、弗朗霍夫研究院等创新载体30余个,外资企业127家,外籍高端人才300余人。
5月14日,沈阳国际泵道公园正式开园,骑行爱好者在标准泵道内进行骑行体验。新华网 唐晓瑭摄
提升城市“魅力”,打造“良栖地”。中德园通过建设青年友好型街区、人才成长型城市,让人才留得住、住得好。为解决居住问题,中德园配建了1万套人才公寓和科学家花园;为解决看病就医问题,中德园引入了北京三甲医院积水潭医院,并且与境外50余家保险机构实现直接结算;为解决子女教育问题,中德园引入了盍碧玺曼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,70余名宝马员工的德籍孩子在此享受与德国同质的教育;中德公园、国际泵道公园、细河悠谷公园、天鹅堡乐园等一批生态设施,为高端人才打造富有国际元素、生态宜居的发展环境。
“我们积极抢抓中德合作战略新机遇,坚持国际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方向,加快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精尖产业新体系,全力打造中国制造与德国工业战略合作试验区。”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郭忠孝说。